首页 资讯 正文

武陟:唱活“三夏”生产这台戏

体育正文 96 0

武陟:唱活“三夏”生产这台戏

武陟:唱活“三夏”生产这台戏

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成安林(chéngānlín) 通讯员 李梦茹 “今年小麦灌浆充分,亩产预计达1200斤(jīn)左右。”6月9日,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福军满脸笑容,合作社种植的4000亩小麦收割已近尾声(yǐjìnwěishēng),随后将平整土地,为(wèi)水稻插秧做准备。 位于武陟县乔庙镇马(zhènmǎ)宣寨村的河南菡香生态农业专业(zhuānyè)合作社,是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。 “这几年,合作社依托‘地处(dìchǔ)水乡、水资源丰富(fēngfù)’的优势,通过土地流转,实施规模化的稻麦轮作经营模式,有效提升了土地效益、粮食产量和群众(qúnzhòng)收入。”王福军说。 在武陟县龙泉街道南贾村(nánjiǎcūn)沁河滩区刚收获过小麦的田地里,村民们抢抓农时开展夏种、夏管劳作,旋耕机、花生精量播种机(bōzhǒngjī)等农机在田间作业(zuòyè)。 “今年(jīnnián)我种了500多亩小麦,村里协调机械刚收获结束,现在开始夏播花生、大豆和玉米。村里面打的机井很方便,播种结束后就能及时进(jìn)行灌溉,确保出苗率。”南贾村种粮(zhǒngliáng)大户慕小军一边将花生种子和肥料倒进播种机斗内(dòunèi),一边告诉记者。 武陟县作为农业大县,今年小麦种植面积72.1万亩。为扛牢粮食安全重任,确保夏粮颗粒归仓、秋粮及时播种,该县在举全县之力抗旱浇麦、防范干热风、强化麦田(màitián)后期管理基础上,把“三夏(sānxià)”生产(shēngchǎn)作为当前(dāngqián)头等大事,集中主要人力、物力投入“三夏”工作。 “三夏”期间,该县实行县级(xiànjí)一天一调度、乡镇一天两调度,动态掌握成熟(chéngshú)地块、机械需求、收割收购(shōugòu)、秋作物播种等情况变化,及时调整工作预案;县、乡成立党政主要领导(lǐngdǎo)任双指挥长的领导体系,所有县级干部分包到乡到村,127个县直(xiànzhí)单位结对帮扶341个村,2.3万余名村“两委”干部和党员分包到地块,一线开展工作。 “县里充分发挥国有粮储中心托底保障作用,落实夏粮(xiàliáng)收购仓容,筹措收购资金,及时发布粮食(liángshí)收购进度、市场价格、企业用粮需求等信息,确保储粮有容、售卖顺畅。”武陟县政府相关负责人说(shuō)。 同时,为种足种好秋粮,该县稳面积、提(tí)单产两手抓(liǎngshǒuzhuā),立足早种早管,收一块、种一块,指导农民抢时抢墒播种,预计(yùjì)播种面积77.04万亩。
武陟:唱活“三夏”生产这台戏

相关推荐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请拖动滑块解锁评论验证通过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